比赛公告
【比赛公告】关于举办昆明市第七届互动课堂教学课例大赛的通知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文件
昆教德〔2019〕5号
关于举办第七届互动课堂教学课例大赛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社会事业局(教育体育局),各直属学校:
为深入探讨现代教育方式的变革,促进新媒体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我局决定举办“昆明市第七届互动课堂教学课例大赛”。本次比赛依托昆明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http://yun.kmedu.net)举行,比赛要求详见附件《昆明市“第七届互动课堂教学课例大赛”活动方案 》,请各地各校认真准备,按要求参赛。
联系人:夏艺萍、杨亚红
电 话:******
邮 箱:******
附件:昆明市“第七届互动课堂教学课例大赛”活动方案
附件
昆明市“第七届互动课堂教学课例大赛”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推动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推进我市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坚持应用驱动的思路,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教育模式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基于交互式电子设备的互动教学和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组织机构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主办,昆明市电化教育馆具体负责赛事的组织实施工作,邀请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组成评审小组,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三、参赛对象与参赛课程范围
参赛对象为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教师。
参赛课程范围为幼儿园、小学、中学所有学科及职业学校的相关专业课程。
四、参赛形式与要求
(一)参赛形式
1. 教学课例
初赛阶段: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区域评课,并遴选出小学(含幼儿园)、中学(含初中、高中、职高)各5节优秀课例,直属学校选报1节。教学课例须是一个标准课时的完整课堂实录。小学课例时长40分钟、中学课例时长40—45分钟。
评审阶段:由专家评审小组对优秀课例进行初选和终审。
2. 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最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帮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中单个知识点为目的,以视频为主要媒体形式的数字教学资源。“微课”的核心是教学视频,针对不同需求,视频内容类型有知识点讲解、操作过程演示、模拟与实验等多种。
初赛阶段: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区域评课,并遴选出小学(含幼儿园)、中学(含初中、高中、职高)各10节,直属学校选报2节。要求提供微课视频、微课教学设计。微课视频时长5-10分钟。
评审阶段:由专家评审小组对优秀微课进行初选和终审。
(二)作品要求
1. 教学课例
(1)新媒体新技术产品范围。
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一体机,互动电视等。
(2)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明确教学目标,阐述基于交互技术的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注明教学中所引用的教学资源的出处。
(3)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基于交互式电子设备的特点,体现交互式教学环境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教学总结与反思应针对“应用新技术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对关键问题的解决方式、所选用与创作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对学生的思维的促进作用”以及“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互过程与结果” 等进行思考。
(5)已经参加过省级以上相关赛事且未经修改的课例原则上不再报送;已经参加过昆明市前六届教学课例大赛且未经修改的不再报送。
(6)课例必须是制作好的一个独立的视频文件。视频要有片头、片尾。片头时长不超过5秒,内容包括“昆明市第七届互动课堂教学课例大赛”字样及作品名称、学科、年级、姓名、学校等相关信息,详见“片头样例模板(附件7)”。片尾包含录制单位及录制日期。视频格式支持mp4、flv、wmv、avi格式的文件,视频分辨率不低于720*576,视频数据小于1G。教学录像图像要清晰,画面无抖动、无倾斜、无变形;白平衡准确,曝光适当;声音清晰无杂音。拍摄效果直接影响到评审结果。
2. 微课
(1)微课选题要简明,内容须科学正确、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用规范的技术和语言,要达成目标教学且形式新颖、精彩有趣。
(2)内容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真实反映课堂中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视频要求图像稳定,色彩正常;声音清晰,声画同步;拍摄设备不限(如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均可)。使用录屏软件录制作品时,不需要教师头像,建议采用PPT讲解+批注的方式。片头时长不超过5秒,内容包括“昆明市第七届互动课堂教学课例大赛”字样及作品名称、学科、年级、姓名、学校等相关信息,详见“片头样例模板(附件7)”。片尾包含录制单位及录制日期。视频格式支持mp4、flv、wmv、avi格式的文件,视频数据小于300M。课堂实录片段不参与评审。
(3)对微课教学活动的简要设计和说明,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
3. 其他
参评的教学课例、微课必须为作者本人原创,参赛者应对作品拥有著作权,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行承担后果。作品中如有引用他人的音乐、图片、视频及其他资源,请在申报时予以文字说明,注明出处及来源,如由此引起知识产权争议,其责任由参赛作品作者承担。同时,大赛举办方和承办方拥有参赛作品的展示和使用权。参照国家级、省级同类赛事的规则,本次比赛获奖作品允许昆明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用户下载使用。
五、参赛作品评审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将组织省、市级学科类和教育技术类专家对各县区、直属学校选送的作品进行评审。
(一)教学课例
小学组:一等奖获奖作品数占报送作品总数的5%,二等奖获奖作品数占报送作品总数的15%,三等奖获奖作品数占报送作品总数的20%。
中学组:一等奖获奖作品数占报送作品总数的5%,二等奖获奖作品数占报送作品总数的15%,三等奖获奖作品数占报送作品总数的20%。
(二)微课
小学组:一等奖获奖作品数占报送作品总数的5%,二等奖获奖作品数占报送作品总数的15%,三等奖获奖作品数占报送作品总数的30%。
中学组:一等奖获奖作品数占报送作品总数的5%,二等奖获奖作品数占报送作品总数的15%,三等奖获奖作品数占报送作品总数的30%。
(三)优秀组织奖
六、作品报送与联系方式
本次大赛活动以县(市)区、直属学校为单位按要求统一上传参赛作品至“昆明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yun.kmedu.net)参加评审。获奖作品将在“昆明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展示。昆明市电化教育馆分别为各县(市)区、直属学校开通上传账号1个,详见“各县(市)区、直属学校上传作品账号(附件8)”。
(一)上传要求
上传的教学设计及相关内容必须与上传的教学视频一致。上传内容不一致的、信息错误的、作品不完整的不予评审。上传文档的格式支持doc、docx、pdf、ppt、pptx格式。并严格按照“课题名称—教师姓名—学校名称”的命名规范对课例、微课名称进行命名,命名规范如“《小松鼠找花生》—张XX—XX学校”。上传务必确保“姓名、作品名称、学校、县区”等信息准确无误且与参赛登记表一致,不按要求上传的作品不参与评审,后期发现上传错误的取消评审或获奖资格,参评作品以县(市)区、直属学校上报的盖章纸质档为准。
1.教学课例
上传内容: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表》(附件2)、教学课件。
2.微课
上传内容:微课视频、《微课教学设计表》(附件5)。
(二)材料报送
1.各县(市)区、直属学校负责收集汇总和上报参赛作品,认真填报《教学课例参赛登记表》(附件1)和《微课参赛登记表》(附件4),纸质件一式一份,加盖单位公章后统一上报昆明市电化教育馆,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2.报送时间: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22日,逾期平台将关闭上传通道。
3.地址:昆明市电化教育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昆明市新迎小区文艺路66号)。
附件:1.教学课例参赛登记表
2.教学设计模板
3.教学课例评分标准
4. 微课参赛登记表
5. 微课教学设计表
6. 微课评分标准
7. 片头样例模板
8. 各县(市)区、直属学校上传作品账号
附件1
教学课例参赛登记表
序 号 |
作品名称 |
作 者 |
学 校 |
学段 (小学组/中学组) |
学 科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指导教师 |
拍摄/制作 |
摄制单位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县(市)区 填报人 联系电话 邮箱
*注: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确保信息准确且和平台上传的作品一致。县(市)区、市直属学校提交电子档、纸质档(盖章)。
附件2
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模板
教材版本 |
|
章 节 |
|
||||
学 校 |
|
年 级 |
|
||||
姓 名 |
|
课 题 |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
|
||||||
学习者分析 |
|
||||||
教学环境及相关资源 |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总结与反思 |
|
||||||
*注:请确保教学设计完整。
附件3
教学课例评分标准
具体指标 |
分值 |
评 价 要 素 |
教学目标 |
10 |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难点突出,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致,体现新课标理念。 |
教学设计与内容组织
|
30 |
教学过程设计合理,课堂容量恰当,时间安排得当;重点、难点解决得好,教学环节紧凑流畅。 |
注重学科特点,创新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能有效支持学生学习、师生互动和教学评价;课堂教学体现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要求。 |
||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 |
||
教学方法有效,教法、学法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 |
||
教学行为 |
25 |
教学面向全体,注重学思结合,注重个体差异,能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 |
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支撑教学活动,合理选择学科教育教学资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
||
教师语言准确、生动、逻辑严密,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态亲切、自然、大方、富有教学智慧,课堂调控能力强;专业功底扎实;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
||
教学效果
|
25 |
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 |
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
||
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学科思维、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 |
||
教学资源的应用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 |
||
技术规范 |
10 |
视频拍摄内容完整、画面清晰,声画同步;声音清晰无杂音。 |
总分(100分) |
附件4
微课参赛登记表
序 号 |
作品名称 |
作 者 |
学 校 |
学段 (小学组/中学组) |
学 科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指导教师 |
拍摄/制作 |
摄制单位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
|
|
|
|
|
|
|
|
|
县(市)区 填报人 联系电话 邮箱
*注: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确保信息准确且和平台上传的作品一致。县(市)区、市直属学校提交电子档、纸质档(盖章)。
附件5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姓 名 |
|
学 校 |
|
学 科 |
|
年 级 |
|
教材版本 |
|
章 节 |
|
微课名称及时长 |
|
||
录制工具及方法 |
|
||
适用对象 |
|
||
设计思路及亮点 |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重点、难点 |
|
||
教学过程 |
|
||
教学反思 |
|
*注:请确保教学设计完整。
附件6
微课评分标准
具体指标 |
分值 |
评 价 要 素 |
|
教学选题 |
10 |
选题简明 |
选题必须紧扣教学大纲,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环节、实验活动等展开,选题简洁,目标明确。 |
选题典型 |
选题围绕日常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 |
||
教学内容 |
20 |
科学正确 |
教学内容严谨,符合学科课程标准,无科学性错误。作品无著作权侵权行为,无敏感性内容导向。 |
结构完整 |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微课教学设计。还可以提供与选题相关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含微课件、微习题等。 微课视频片头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主要信息,片尾显示录制时间。 |
||
逻辑清晰 |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
||
教学效果 |
40 |
目标达成 |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通用性好,交互性强,能够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
精彩有趣 |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 |
||
形式新颖 |
微课构思新颖,富有创意,类型丰富(讲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其他类)。 |
||
视频规范 |
30 |
技术规范 |
微课视频录制方法与设备灵活多样(可采用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均可)。 微课视频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能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景。 |
语言规范 |
教学语言规范,普通话或英语需标准,声音清晰,语言富有感染力。 |
||
总分(100分) |
附件7
昆明市第七届互动课堂教学课例大赛
《简单的搭配》
授课教师:ÍÍÍ
年级:三年级(下册) 学科:数学
版本:人教2011课标版 学校:ÍÍ县ÍÍ校
类别:课例/微课
注:类别请根据参赛作品类型填写,如课例作品填写为“类别:课例”,微课作品填写为“类别:微课”。
附件8
各县(市)区、直属学校上传作品账号
序号 |
县区、直属学校 |
账号/密码 |
1 |
五华区 |
dqjwh123456 |
2 |
盘龙区 |
dqjpl123456 |
3 |
官渡区 |
dqjgd123456 |
4 |
西山区 |
dqjxs123456 |
5 |
安宁市 |
dqjan123456 |
6 |
寻甸县 |
dqjxd123456 |
7 |
禄劝县 |
dqjlq123456 |
8 |
嵩明县 |
dqjsm123456 |
9 |
石林县 |
dqjsl123456 |
10 |
富民县 |
dqjfm123456 |
11 |
宜良县 |
dqjyl123456 |
12 |
晋宁区 |
dqjjn123456 |
13 |
呈贡区 |
dqjcg123456 |
14 |
东川区 |
dqjdc123456 |
15 |
阳宗海风景名胜区 |
dqjyz123456 |
16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dqjjk123456 |
17 |
高新技术开发区 |
dqjgx123456 |
18 |
滇池旅游度假区 |
dqjdj123456 |
19 |
昆明市中华小学 |
dqjzh123456 |
20 |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
dqjfx123456 |
21 |
昆明滇池中学 |
djqdc123456 |
22 |
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 |
dqjfz123456 |
23 |
昆明旅游职业中学 |
dqjly123456 |
24 |
昆明市二职中专 |
dqjez123456 |
25 |
昆明市盲哑学校 |
dqjmy123456 |
26 |
昆明市金殿中学 |
dqjjd123456 |
27 |
昆明市艺术学校 |
dqjys123456 |
28 |
昆明市财经商贸学校 |
dqjcj123456 |
29 |
云南省邮电学校 |
dqjyd123456 |
30 |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 |
dqjwgy123456 |
31 |
昆明市第三中学 |
dqjksz123456 |
32 |
昆明市第一中学 |
dqjkyz123456 |
33 |
昆明市教工二幼 |
dqjey123456 |
34 |
昆明市教工一幼 |
dqjyy123456 |
35 |
昆明市开放学院 |
dqjkf123456 |
36 |
昆明铁路机械学校 |
dqjtl123456 |
注:请按照指定账号上传,上传错误取消评审或获奖资格,参评作品以县(市)区、直属学校上报的盖章纸质档为准。
发布:admin 阅读:6538 发布时间:2019-03-20 11: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