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昆明市艺术学校合唱团传承民族声乐打造荣誉之队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冯冕芸 “专业的演唱水准,钢琴一流!指挥一流!”5月30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的云南省第一届大中小学美育成果展演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举行,昆明市艺术学校学生合唱团表演的《海菜花》《夏日里的“的的”调》,以其悠扬跌宕、细致多变、明朗欢快、真实淳朴获得评委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云南味道
据介绍,《海菜花》《夏日里的“的的”调》均选自童声合唱剧《山林童话》。该剧目被列为了云南省昆明市的精品文艺剧目,并将于国庆前精彩呈现,为祖国的七十华诞献礼。
《山林童话》展示了童眼看到的世界——山野、田间、湖上,天空蓝湛湛,湖水清汪汪,欢快朴实,婉转流畅,多姿多情,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山林童话》除了演奏乐器是云南独有的,还有海菜腔等原生态唱法,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的传统唱腔和歌词,从语言、旋律、风格、味道等方面全面表现云南味道。
《山林童话》由云南民族声乐界公认的“黄金搭档”作曲家万里、作词家蒋明初创作。他们擅长用云南“土话”作词,汲取云南民族传统音乐的精髓作曲,他们合作的歌曲《高原女人》被杨丽萍选入《云南映像》,《怒江大小调》被歌手茸芭莘那唱红央视《星光大道》。
刻苦训练精心打造
昆明市艺术学校学前教育科科主任李英是该校合唱团的一名指导教师,她说:“海菜腔的演唱形式独具一格,它的魅力在于:真假声的承接转换,忽高忽低,或张或弛,在音色对比中,音乐高潮迭起,悦耳动听。但因旋律特别难,装饰音特别多,我足足听了一个星期才敢试音。为了唱好《海菜花》,全体团员苦练基本功,练吹硬币练吐气,让掌心中的一元硬币能在气流的作用下翻转过来,练肺和量,练呼吸的支撑和技巧。”
李英老师说,《夏日里的“的的”调》以强列的画面感,描画了炎热的夏天小动物们的各种神态,无论是小毛驴、小鸡,还是老水牛、小猫咪,都有不一样的声音和情绪,为把故事表现得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学生们需要模仿小毛驴、大黄狗、猪、牛等的声音,师生们都特别用心。
荣誉之队
昆明市艺术学校合唱团是一支荣誉之队,从市赛到省赛,再到国赛,不断挑战更高远的目标。合唱团团员全部来该校自学前教育专业,有50余人,其中32名为一年级学生,其余为二年级学生,年龄普遍为十五六岁。
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设有音乐、舞蹈、美术、儿童戏剧表演等多项艺术课程,合唱课只是其中的一项,同学们除了学习演唱方法、音乐基本功外,还要学习国学文化及很多源于生活的必要知识等。
2018年,合唱团参加昆明市第29届学生艺术节和云南省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均获一等奖。并由云南省教育厅推荐,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为积极筹备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校特邀国家一级作曲家万里和优秀词作家蒋明初“量身打造”演出曲目。两位专家多次亲临学校指导教学。经过集训,整个队伍的演唱水平在音准、节奏、音乐表现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今年4月20日,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苏州市落下帷幕,昆明市艺术学校合唱团凭借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良好的现场发挥,从208支参赛队伍、1万余名师生中脱颖而出,并参加了闭幕式优秀剧目展演。浓郁的民族风情、自然大方的舞台表现、生动活汤的演唱风格使合唱团备受瞩目,孩子们向来自全国的艺术团队展现了属于学校、属于昆明、属于云南最美的风采。
合影留念时,昆明市艺术学校合唱团被大会组委会安排在舞台最中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专门让昆明市艺术学校的一名小演员站在他身边,此举让学校全体参赛师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传承民族文化
对于学校合唱团选择《山森童话》的理由,昆明市艺术学校校长李琪说:“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作为发端于哀牢山的原生态民族歌曲——彝族海菜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是民族和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之一,增强综合国力呼唤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云南是民族歌舞的天堂,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藏之一。海菜腔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美声’唱法,不仅是彝家人的绝唱,也是原生态歌舞的传承。”
李琪校长说,下一步,学校将深入打造合唱团,为传承民族音乐继续努力,以最优质的艺术精品剧目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钱嘉榀
发布:admin 阅读:3114 发布时间:2019-06-04 16:44:47